(资料图)
图①:梨树县梨树镇泉眼沟村的秸秆还田玉米地。
周存笑摄
图②:王贵满(左)在查看土壤状况。
邹志强摄
松花江和东辽河日夜欢唱,广袤的松辽平原生机无限。这里是中国的大粮仓,而吉林省梨树县,则是别在大粮仓上的一枚勋章。
梨树县位于吉林省西南部,是闻名全国的产粮大县。为了保护这里的黑土地,梨树县总结出了“梨树模式”——以“保护性耕作”为中心,秸秆覆盖、机械种植、轮替休耕、规模经营。“梨树模式”所到之处,环境好了,土壤好了,化肥少了,成本低了,产量高了,农民富了。
这是一首丰收的大合唱,这是一首奋斗的大合唱。农业专家、农业科技人员、农民带头人以及许多农民朋友,在这片黑土地上唱着不同的声部,歌声飞出东北、飞向各地,汇入新时代农业发展的乐章……
一
是谁写下了“梨树模式”的第一个音符?
这得从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说起。这位魁梧的东北大汉,宽黑的脸,宽大的手,说话嗓音洪亮,走路嗵嗵作响。
当年,王贵满从农学院一毕业,便急不可耐地回到家乡梨树县,一个猛子扎进广袤原野,一口气“潜游”40年,抬头时,已是满头白发。他对家乡的黑土地有特殊的感情。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,看到大风抓起黑土一把一把扬上天空,他就一阵阵心疼。这抓一把能攥出油花的黑土,都是种庄稼最好的土啊!黑土沉积1厘米厚,需要200年到400年时间。但黑土层肉眼可见地变薄,甚至露出下面的黄土、成为乡亲们口中的“破皮黄”,只需要短短几十年。王贵满不停地思考:这些宝贝怎样才能保住呢?
2004年,王贵满与农业专家合作,在梨树县搞了100亩示范田。秋收后,他把田里的玉米秆“高留茬”40厘米,让玉米根须锚一样抓牢大地,护住黑土。这一下,改变了乡亲们代代相传的耕作习惯:哪有地上留那么高的玉米茬的?人们已经习惯播种前把土地收拾得非常疏松,秋收后不仅要把秸秆收走,春天播种前,连根茬都要刨出去。殊不知,正是这种习惯,导致土地裸露,一刮风下雨,黑土就会流失。乡亲们一时不买账,王贵满只能苦口婆心做工作。
两年后,在研究人员建议下,王贵满又做了黑土地保护的“升级版”,集中200亩连片土地作为示范基地,进行玉米秸秆免耕技术试验。用秸秆给黑土地盖上一床“大被”,保护黑土不被大风刮走,降雨时也可有效减少土壤流失,秸秆腐烂后还能变成有机肥料。
村民再次强烈反对:这多麻烦?按村里的老法子,秋收时掰下玉米棒,把秸秆一把火烧了,多省事啊!王贵满组织全站所有人员走村串户做工作:施化肥越多,土地越板结,秸秆还田能提高粮食产量,能培肥地力,把不好的地变成好地。
有的村民听不进去,王贵满直接把“大实话”摊开了讲:一起风,有秸秆保护的地方,别人家的好土就往这刮;如果没有秸秆覆盖,你家的好土就被刮到别人家地里。哪怕一年风刮走几毫米,100年就是几十厘米,到你儿子、孙子那辈,还能有好地种?为了能把一块好地留给后代,我们必须这样做!
示范基地终于挂牌成立,却又遇到新挑战:现有的播种机不好用,导致苗出不齐、高矮不一。大家七嘴八舌问王贵满怎么办,王贵满说:“我也不知道怎么办,但再难,总比咱们国家的飞船上天要容易得多吧?”他以个人名义筹借10万元钱,组建了以农民“土专家”为班底的团队,吹响研发农机的冲锋号。
二
王贵满怀揣“办法总比困难多”的信念,组建农民研发小组,起五更、睡半夜,和大家一起研制、改装免耕播种机。
这么复杂的机械设备,要由农民们自己投资、自己研发、“跨界”攻坚,难度可想而知。王贵满很有前瞻性地鼓励大家:“我们不是小打小闹!我们一定要把机器做出来,要把保护黑土地的耕作方法推广到全县、全省,推广到整个东北,再推广到全国去!”
王贵满自己也铆上了十二分的劲。他用一个个不眠的夜晚,换来一份份研发报告;用一摞摞写满眉批的砖头厚的图书,砸倒一堵堵技术“高墙”。每有一项进步,大家欢呼雀跃;到地里一试,这不行那不行,开回去再战!一部机器,这里截短、那里加长,角度、灵活度,差一点都不行,整个机身到处是焊口,不知拆拆装装了多少遍……
屡战屡败、屡败屡战。2008年,这个“土专家”团队研发的第一台免耕播种机终于问世!
这些豪气的农民,把专利技术免费赠送给工厂,期待工厂生产更多更专业的产品,让更多的农机在浩瀚的黑土地上边走边唱。
这几年,这些“土工匠”又把机器“升级迭代”了好多次,增加了多种新功能,过去3种机器、分3步进地才能完成的作业,现在一台机器一次就完成了!和纯人力作业相比,效率更是天差地别。减少油量消耗,减少农机手开支,减少化肥施用量,耕作成本显著下降。农机手们采取智能化导航作业,田垄笔直延伸,大地如诗如画!
三
秸秆全覆盖还田试点成功,只是第一步。想要大面积普及推广这项技术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梨树县农技总站农艺师赵晓霞,是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老牌大学生。她数十年穿行田间地头,与农民面对面打交道,手把手教授技术,一些岁数大的乡亲亲切地称她为“干闺女”。
有时候,为了推广新技术,一向温婉和气的“干闺女”也要拉下脸面——对着一大群人大声讲解秸秆还田的种种好处,嗓子都喊哑了;她还挑跟自己近的乡亲“压任务”:给“干闺女”个面子,你带个头吧!
实施起来确有难度。机器作业面宽,一次播种6条垄。可一家农户只有两三条垄,非得大家“合伙”才行。尽管赵晓霞的游说热情如火、声情并茂,可乡亲们纷纷摇头。他们认准一个理:凡是自己没尝到甜头的事,你就是说出花来,也不信!
赵晓霞毫不气馁,找到当时担任林海镇揣洼子村党支部书记的崔宪臣,请他用秸秆全覆盖的播种方式,在他承包的风沙地上给乡亲们“打个样”。
这块盐碱地,每年只能耕种1/3,一多半荒地被黄沙、芦苇蒿草霸占。秸秆全覆盖真养地啊,眼见这块撂荒一大半的地一年一变样,几年下来就实现“全苗”,产量也上了一个台阶。
崔宪臣也是个急性子。他先是让亲戚们带头干,地里刚有起色,就深入乡亲们中间,一家一家做工作,力推秸秆还田耕种法……揣洼子村共有约1.9万亩土地,含2250亩风沙地和盐碱滩。采用“梨树模式”秸秆全部还田后,玉米方阵以势不可当的豪气整齐推进,喝退了芦苇和野草,喝退了风蚀水蚀灾害。宝贵的土地一举甩掉戴了多少年的“差地”帽子,重新披上绿装。
揣洼子村玉米年产量大增,部分地块增收23%!揣洼子村迅速成为热门村和样板村,成为普及“梨树模式”的先行者。
四
随着社会发展,进城务工的壮劳力越来越多。面对“良田少人耕”的情况,梨树人找到一剂良方:组织留守农民加入合作社。
当地农人陶勇在十家堡镇西黑嘴子村办的合作社,集中了300公顷土地组建新试验田。这是“梨树模式”的升级版:与大型国企深度合作,以农民专业合作社、家庭农场为主力军,以集中连片的300公顷土地为一个实施单元,让农资采购、农机作业、人员配置和资金使用的效率最大化。合作社的收益稳定攀升,“绿”了环境,“肥”了黑土,鼓了腰包。农户们到合作社劳动挣一份钱,年底还享受分红。
种粮大户卢伟,开办的合作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,粮食连年丰产,还在当地首开“指尖种地”先河:“借助卫星定位系统,大农机干起了‘绣花活’,一垄垄种子播下去,如同尺子画线一样笔直。天上飞的、地上跑的,如今都成了种田的好帮手,我们穿着皮鞋就把田种了。”
据有关机构测定,由于实现了保土、保水和增加土壤有机质,采用“梨树模式”的地块与传统耕作方式相比平均增产8%到10%,减少土壤流失80%,试验田的土壤保水能力也大幅提高。梨树县干旱多发,仅“保水”这一项,旱年里就能让土地增产30%。在梨树镇泉眼沟村玉米带,深扎的玉米根系竟长达120多厘米。这些伞状根系从肥沃的土壤里源源不断吸收营养,确保玉米高产高质,更有力支撑着畜牧业的发展。
田亩纵横,农机奔忙,今天的黑土地,正孕育着又一场丰收,正唱响起奋斗的欢歌……
版式设计:张芳曼
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3年07月10日 20 版)
标签: